人民网北京1月28日电 (记者赖睿)日前,由我国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实施的“三峡管理局电子江图制作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此项目在GIS平台上实现了电子航道图生产过程中不同数据标准间的自动化流程转换,这在国内乃至全世界均尚属首例。这意味着,我国在困扰多年的S57标准内河电子航道图批量生产及更新维护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项目采用了ESRI公司自主研发的ArcGIS扩展模块PLTS(Production Line Tool Set,产品线工具集),它提供面向制图单位的专业化电子航道图生产服务,具有整合性能强、自动化程度高的显著特点。据ESRI中国的李策博士介绍,数据是生产电子江图的基础,我国所使用的数据是由测绘部门提供,遵从国内的一系列标准与规范。而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则是由国际海道测量组织发布的S57(IHO水道测量数据交换)标准,它是决定我国生产的电子航道图是否能与国际接轨的一项关键性指标。两者在分类标准和体系划分上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测量数据标准与S57标准之间的转换乃是当前相关部门面临的主要难题。
内河电子航道图是内河航道和航运管理部门进行航道日常管理、水上安全监管等工作的重要基础资料,也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之一。目前,基于航道电子地图的内河航道应用系统正在广泛建设。数据标准间的自动化流程转换,使电子航道图的制作不再依赖于人工操作。用户无需再对S57标准进行全面细致地了解,而是在其熟悉的操作环境下,借助PLTS即可完成数据转换。这使得电子航道图的制作周期大大降低,同时也增强了数据更新维护的可靠性。在ESRI中国专门成立的技术工作组的协助下,GIS平台首次企及电子航道图批量生产领域。
据悉,交通部对长江电子航道图给予了高度重视,已立项加大对电子江图的研究和生产。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电子江图项目的成功实施,对推动整个“数字长江”和“数字航道”的建设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